close

  58ef326e7df8149b31068f4a0bd19ee4

鐵是維持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人體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
當鐵質缺乏時,容易造成紅血球濃度減少、血紅素降低或血液稀薄的狀態
以致血液中帶氧量減少而影響大腦中營養素和氧的供應,這就是缺鐵性貧血,
也是最常見的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症狀和其他貧血類似,如無痛性舌炎(舌頭味蕾消失、
呈現光滑狀)、口角炎、匙狀指甲、吞嚥困難。


引起缺鐵性貧血的原因相當多,包括慢性血液流失(月經過多、
消化性潰瘍、胃腸道惡性腫瘤、痔瘡、血尿、咳血等)、
吸收不良(胃切除術後、慢性吸收不良症候群)、
生理需要增加(懷孕、生長期孩童)、素食者及長期捐血者,
都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原則即針對其發生的原因對症治療,
一般行經期婦女最可能的原因為月經過多(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
男性則以消化性潰瘍最常見,大於六十歲的老年人則要考慮是否有胃腸道的惡性腫瘤,
鄉下地區的農民則要考慮鉤蟲感染的可能性。治標方面,即矯正貧血和補充鐵的存量,
一般服用鐵劑八星期,血色素可恢復到正常值,服用半年可補足鐵的存量。
若是吸收不良或胃切除的病人則考慮注射鐵劑。


女性貧血相當普遍,但僅有半數尋求醫師幫助,
許多人還是透過察覺了頭昏眼花的現象而自我診斷可能罹患貧血。
除了月經期的血液流失、藥物、荷爾蒙或罕見的遺傳性血液疾病外,
日常生活中營養攝取不足亦是造成女性貧血的原因之一。
進入青春期的少女常有情緒不穩定、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
記憶力減退及學習成績下降等現象,都與少女體內缺鐵有密切關係。

鐵質是造血的基本營養物質,維他命B群中的B6、B12和葉酸等
是體內製造血紅素所必須的營養素,而維生素C和銅則可促進鐵質的吸收,
這些營養成分也是造血所必須的物質,缺一不可。
現代人由於飲食的不均衡,不正確的食物攝取都影響了鐵質的吸收。
如茶中的丹寧酸、咖啡中的多酚類,及碳酸飲料中的磷酸物質
都會影響鐵質的吸收,菠菜、籚筍與甜菜
則含有草酸、植酸等成份而會干擾鐵質的吸收,
一起吃鈣片與鐵劑也會減少人體對鐵質吸收。

我們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含有10~15毫克的鐵,其中5%~10%可被胃腸道吸收,
含鐵量較多的食物包括紅肉、肝臟、蛋黃、乳酪及深綠色蔬菜。
每天所吸收之0.5mg~1mg鐵可滿足健康男人及停經婦女之需要,
卻不能滿足行經期婦女、孕婦、青少年及嬰兒之較大需要量。

針對貧血者,專家提供以下飲食攝取的建議:

(一) 提高鐵質的吸收及利用
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幫助鐵質吸收,
如柳橙、橘子、檸檬、柚子、蕃石榴。

(二) 均衡飲食
1.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牛肉、豬肉、
   肝臟、魚肉、牡蠣、家禽和蛋類等。

2.其他含有鐵質的食物,海產品如魚、蝦、紫菜、
   海帶、海蜇,黃豆製品、紅棗等。對於吃素或是
   肉類食用量不足的人,可多加補充葡萄乾、紅棗、
   黑棗、乾果類、黑木耳、深色蔬菜等。

3.平日多攝取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牛奶、動物的肝、
   腎、心臟、雞蛋、酵母、瘦肉等。

(三) 使用鐵鍋烹調,可使食物中的鐵增加10~20倍。
      許多人對缺鐵性貧血有錯誤認知,以為吃鐵補鐵即可治癒此病,
      其實缺鐵性貧血並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項徵候,相當多的疾病皆會引起此症狀。
      對缺鐵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及時補充鐵劑藥物,
      葡萄糖酸亞鐵、硫酸亞鐵、人造補血藥等。◇
      (轉貼作者﹕文/陳洪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缺鐵性貧血 貧血
    全站熱搜

    洪家心肝寶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