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過~1  

每次月經來的前幾天,林小姐變得情緒不穩、焦慮緊張、
胸部腫脹、頭痛、睡不好,注意力也沒辦法集中。
可是月經一來,這些症狀就消失無蹤了,這就是PMS(經前症候群)。


PMS通常在二十多歲後半或三十歲出頭開始,
四十歲是高峰期,然後持續到更年期為止。
截至目前的研究,PMS總是出現在月經來潮前四至十四天之間,
與月經週期血液中的荷爾蒙有關。
另外,據美國貝勒醫學院內分泌教授鍾正芳的研究,
PMS可能與血液內鋁太高、硒太低有關
種族、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與PMS無關,
倒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飲酒、生過小孩的婦女是好發族群!


當PMS來襲時,女人通常會很想吃甜食,尤其是巧克力。
說也奇怪,巧克力入口,她們的情緒就變好了。
為什麼巧克力可以緩解PMS呢?麻省裡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
巧克力可以提高腦內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而血清素愈多,就愈快樂。


除巧克力外,梅子、番茄、鳳梨、胡桃、也可增加血清素
達到控制PMS的目的,熱量又不太高。但一次大量吃巧克力,
可能會因巧克力中的大量單糖進入體內,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
使血糖驟降,不妨改吃慕斯、冰淇淋、奶昔、優格、脫脂牛奶


而麵食、全麥麵包、麥片、烤蕃薯,因為造成高血糖的速度比單糖(巧克力)慢,
不致使胰島素大量分泌,亦可一試。維他命B6是血清素合成所需之輔助因子,
富含維他命B6之食物,有鮭魚、牛肉、豬肉、鮪魚、鱷梨等。

罹患PMS的女人想必都曾有經歷身體浮腫、腳腫、乳房腫脹疼痛之經驗,
這是因為身體無法把多餘鹽分排出體外,連帶的把水分囤積在體內,
這時妳必須戒鹽,如醃黃瓜、醬油、煙燻食物、醃製品,盡量不要碰。(
作者為彰化市博元婦產科診所負責醫師)


@喝茉莉花茶減輕經痛
月經來潮前一星期,早餐或午餐後天天喝茉莉花茶,
能有助於經期順利,減輕經期疼痛,卻不影響睡眠。
飲用自然花茶,總比服用止痛藥好得多,無副作用,屢試不爽。


只是要重於事前防範,特別經期來潮前一星期勤服用,
必能讓經期順利來潮,不因經期延後而心煩氣燥。
(引自中國時報八十九年四月六日第三十五版)


@黑糖的功用
黑糖既然和其他糖類的製作原料相同,為什麼它會比較健康?

原因就在製作過程中,黑糖的精製程度比較低,
保留了不少礦物質及維生素,特別是鈣、鉀、鐵、鎂及葉酸等,
這些正是精製白砂糖、冰糖裡所沒有的。
營養專家一直在大力提倡回歸天然、粗製的飲食,黑糖就符合這種概念。


所以食用黑糖,不只嚐到甜味和得到熱量,也攝取了一部份營養素。
「黑糖裡所含的鈣和鐵還滿可觀的,」台大農業化學系教授黃青真說。
舉個例子,一大匙(15克)黑糖就含有70毫克鈣,
相當於半塊傳統豆腐能提供的鈣含量;
同時,含有7毫克鐵,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的一半以上。
黃青真認為,偏好甜食或平常習慣找糖解饞的人不妨捨棄精緻糖果,改吃黑糖。


幫助紓緩生理期不適

如果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看,黑糖對女性的生理期健康特別有幫助,尤其是經痛的人

中醫眼裡的黑糖是溫補食物,有益氣、緩中(指緩和腸胃道不適)、
活血散瘀、溫經散寒、緩解疼痛的功效

台北市立中醫醫院內科主任程惠政指出,女性在生理期食用黑糖,
目的是讓經血排出比較順暢,避免閉經、痛經的情況。


馬偕醫院營養師丁敏玉也同意,生理期時適量攝取黑糖有其道理,
它所含的鈣和鎂能一起發揮鎮靜、放鬆的作用;
鐵質則是補充生理期間的耗損,讓身體不會因為缺鐵感覺疲倦。


怎樣健康吃黑糖?

1.儘管吃黑糖有些好處,但還是吃進熱量,所以不建議在日常的糖攝取量之外,
在額外去吃它,比較好的方法是以它替代其他精製糖類。
需要添加糖調味的時候,像是自製甜湯或沖泡咖啡、茶,
可以好好利用黑糖,變換另一種風味。


2.女性月經來潮前2~3天開始,用適量黑糖、老薑及水,
煮成300~500cc的黑糖薑茶
,每天飲用一次,不需要喝太多,以免徒增熱量。
黑糖用量依照個人口味決定,調成適口的甜度即可。
程惠政指出,只要經痛或不舒服的症狀解除
(一般是月經來潮後的第2~3天),就可以不用再喝。


3.受了風寒而引起頭痛,中醫一帖古方是
以6克川芎、6克綠茶及適量黑糖煮成茶水飲用,有助散寒及加速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誰不適合吃黑糖?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因為黑糖的鈉、
鉀含量比較高)和正在控制體重的人等,
應該限制或避免食用黑糖,或者請教營養專業人員的意見。


中醫師則指出,口乾舌燥、食慾不佳、容易生痰的人(
糖吃多了容易助濕生痰)要少碰黑糖。


----------------------------------------------------------------------

為什麼女生的MC來時會不舒服呢?

前言
經前症候群的特點是因為荷爾蒙的變化導致女人於月經前兩星期出現不適的症狀。
一般估計全球有4億女性受到影響,超過 5百萬有明顯的情緒和行為的改變需要治療。
症狀會在月經期消退,到下一次月經前的兩星期又開始出現,
簡言之就是從排卵期到月經來的時候規律出現。


症狀

已有超過 150 個症狀可歸因於經前症候群,最常見的是頭痛和勞累。
每個月的症狀不見得相同,也許好幾個月沒有症狀,同時也沒有女人有相同的症狀。
症狀也許是生理性或是情緒性的。包括
生理性: 頭痛、偏頭痛,
體液留滯而致水腫、勞累、便秘、關節痛、背痛、腹部絞痛、心悸和體重增加。


感情和行為的變化包括憂慮、沮喪、易怒、驚恐、緊張、情感失控、
焦慮、沮喪和歇斯底里地哭、孤癖、工作或社會行為異常、和性慾改變。


1931年最初由美國神經學家描述的症狀是

A- Anxiety焦慮: 易怒的, 沒有原因哭叫、情緒失控。
D- Depression 沮喪:混淆、笨拙、健忘、害羞、恐懼、
   偏執狂、有自殺的想法但很少自殺的行動。

C- Cravings暴食: 通常為糖類、巧克力、乳酪製品、酒精或一般食物。
H- Heaviness or Headache頭部沉重感、頭痛
    因為體液留滯導致頭痛,胸部壓痛、 腹脹、體重增加。

特徵
症狀在月經前兩週的規律發生,通常由荷爾蒙變化觸發。
常從青春期就開始、或懷孕後、或開始使用避孕藥後、
子宮切除或輸卵管結紮後、或是接近更年期,但較少見。

有些到懷孕期仍有症狀,尤其是中期和後期最嚴重。
姊妹或母女間的症狀可能不同,但遺傳仍是個重要因素。
在症狀開始前,常有活動性增加和情緒亢奮,睡眠減少但心情愉快,
接著就出現勞累、偏頭痛、精疲力竭、沮喪、性慾降低。


原因

確定的原因不清楚。一般相信是因為腦內神經化學傳導的改變,
最近雌激素的變化日益受到重視。雌激素在月經後就開始上升,排卵時達到高點,
然後快速下降又慢慢上升,到月經來之前又下降。
雌激素會造成體液留滯也會增加腦部的活動,甚至造成抽慉,
也會造成鹽份和血糖上升。若是能節制鹹和糖的攝取,
並有溫和的利尿作用則是有幫助的。


產後憂鬱

有一種特殊的經前症候群主要是在產後有嚴重的憂鬱症,
多數女人在懷孕期間會經歷從荷爾蒙劇烈的震盪,由高變低,
而產後又回復正常的。這些人無法忍受這種荷爾蒙變化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他們的行為可能傷害自己或者他們的幼兒。


飲食方針

固定的3-6小時的間隔進食,要富含碳水化合物但要減少糖份的攝取。
可維持穩定的血糖濃度,避免能量忽高忽低的變化。
在食物中可增加富含Ω3-酯紡酸的物質,例如鮭魚、青魚和含亞麻油酸的製品如月見草油

避免咖啡因、酒精、高鹽、高酯和單糖、紅肉、油炸食品。

每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包括維生素 B6 (100 mcq)、鎂(300mg)、
維生素E(400IU) 、維生素C(1000mg)和鈣質(1200mg)。
但使用前要經過醫生的核可。


運動

它能減少壓力和緊張,能夠提高情緒,增加血液天然腦內啡的生成,
改善血流循環。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20-30分鐘。
有氧運動,散步、慢跑、騎單車和游泳都是不錯的方式。


精神科治療

自1930年就發現有些精神科藥物是有效的,
包括三環抗抑鬱劑 (Elavil、 Triavil、Sinequan )、
鎮靜劑(Valium、Ativan、Xanax ) 和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如Prozac)。
經一陣子治療後,反而常忽略原本荷爾蒙的問題。
也有病人可能變得昏昏欲睡、健忘或者變得較不活潑。
因此首要治療仍是面對荷爾蒙的問題。


藥物治療

主要以荷爾蒙改變排卵狀況,及症狀治療
黃體素或避孕藥:1953年以來荷爾蒙療法已是治療主流。
英國女醫師 Kathrina Dalton首先用液態黃體素栓劑來治療自己及50個病人,
發現效果不錯。避孕藥亦是。


Danazol:自1979年已有人使用低劑量 danazol。
Danazol 需連續使用以防止雌激素濃度的劇烈變化,一般成功率超過80%。
雖有許多副作用如痤瘡、體液留滯,但大多可治療,少數有肝功能或骨質的改變。


GnRHa:1985年有人使用GnRHa,原本用於子宮內膜異位症,
主要是造成類似停經的狀態。目前雖較少用於經前症候群,
但它確實能讓疼痛和情緒失控的情況消失。


止痛藥:減輕疼痛的症狀。

利尿劑 spironolactone: 減輕水腫的情況。

藥物治療必須能緩和症狀並真正面對荷爾蒙失衡的問題。
所以醫生首先要解釋這個過程,其次使用抗雌激素的荷爾蒙療法,
降低並穩定雌激素的濃度,並輔以相關症狀治療的藥物,
最後也可短暫使用精神科的藥物治療。


MC要來時,不只心情鬱悶、腰痠背痛;她該來的時候不來、
不該來的時候卻偏偏造訪,或莫名出血,也讓女人,甚至男人,膽戰心驚。


早來、晚來、不來都令人擔心。理想狀況下,月經平均每28天造訪一次,
但21~35天來一次也都算正常。而離預定日期,
每個月前後5天的誤差,也屬可接受的範圍。

MC在這些標準之外也先別慌,只要週期穩定,
例如40、41或42天來一次也沒關係。

太短的週期可能使女性容易貧血體虛,可以用中藥或西藥延長週期。
太長的週期除了使女性不易懷孕外,也使子宮內膜增生過度,提高病變的機會。

除了進入更年期後,月經量開始變少、週期變長外,
一般而言,每次來持續3~7天的範圍都屬正常,或時間再長一點流量定也無妨。

通常是頭兩、三天量比較多,然後逐漸減少。量太少,可能是卵巢功能不足,
也可能是正在吃避孕藥,或者因骨盆腔發炎、曾經歷刮子宮內膜的手術,
造成子宮沾黏,經血不易排出。


量太多,更要小心骨盆腔的病變。除了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的可能外,
也別輕忽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痛呀!"好朋友"耍個脾氣,馬上使女生的面容慘白、在地上打滾或甚至昏倒送醫急救。

有些女生體內前列腺素分泌較旺,月經來時嚴重刺激子宮收縮,造成疼痛。
另一種經痛則是因病變引起的,例如因子宮內膜異位症、
骨盆腔發炎、沾黏,造成月經期間嚴重充血而引起疼痛。


馬偕婦產科醫師葉立凡簡單說出需就醫的標準,只要痛到需吃止痛藥、
或者痛的程度愈來愈大,還是本來不痛,後來卻會痛,都不正常。


長庚中醫師也提醒,很多人誤解會有經痛的體質是「較冷底、子宮偏寒,」
於是拚命地吃補,結果更痛。


其實很多女性是因骨盆腔充血引起的疼痛,特別是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
從中醫學上看,是「下焦濕熱」的體質。


在這種狀況下,中醫師會給予病人寒藥,而不是溫熱的補藥。

女生間流傳「經痛結婚後就會好」,更正確的說應是懷孕產後。
懷孕除了會改變女性的體質外,真正在產後改善經痛的原因之一是,
懷孕期間將子宮撐大,「像是吹過的汽球一樣,鬆鬆垮垮的,」
收縮不再那麼厲害,也就沒那麼痛。


此外,本來異位的內膜組織在懷孕期間自然萎縮,也就不會引起疼痛,但
隨著時間增長,還可能慢慢地再長出,再度引起疼痛。


不過,這些產後帶來的改善,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經歷或享有。
要完全脫離經痛的陰影,只能等更年期停經後。


建議,若不是因病變引起的經痛,平時多運動,是改善經痛最經濟的方法
因為運動可促進氣血循環、緩解壓力、放鬆肌肉,讓月經排出順暢,
在經期間也感覺較舒適

醫師提供幾個安全的方法:

首先是,經期間不要吃冰,以免冷溫度刺激子宮收縮,增加疼痛。

還有,月經前體質易化熱,飲食儘量清淡,也避免燥熱的食物如麻油、
薑母鴨、羊肉爐和辛辣的食物。


如果平日腸胃不好或者經前或經來有拉肚子的狀況,
也避免吃四物。因為四物中的當歸與熟地有滑腸的作用,會使拉肚子的情形更為嚴重。


但如果腸胃健康,火氣也沒特別大,月經量也不是很多,
月經乾淨後可吃點四物補血。
「體質」沒有絕對的標準,想吃對補,
建議先找中醫師,以免愈補愈大洞。


----------------------------------------------------------------------

肚子痛哪裡出問題?

1.上腹痛:肚臍以上的腹痛
腸胃炎引起的腹痛:吃壞肚子,例如食物中毒,
在飯後幾小時開始肚子絞痛,接下來出現惡心、嘔吐的症狀稱為「胃腸炎」;
也有人是肚子痛後腹瀉,下痢不止,稱為「小腸大腸炎」。
前者以胃、後者以大腸的發炎為主,主要因腐敗的食物或細菌所產生的毒素,
刺激腸胃道的發炎,除少數需到醫院打點滴,通常在幾天之內會好。


胃痛:胃或十二指腸發炎或潰瘍引起的腹痛,痛點通常在肚臍上方,
因胃酸分泌過多而引起十二指腸潰瘍;
吃點東西會改善,肚子餓時又痛,是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
此外,有少數真正的胃痛是因胃癌而起,一定要做胃鏡檢查,
找出確實原因,才不會延誤病情。


膽結石:膽結石掉出來卡在膽囊管出不來,引起膽囊收縮,
產生劇烈腹痛,痛點通常在上腹部,常令人以為是胃痛,
痛的時間通常是在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
膽囊結石常常併發膽囊炎,陣痛會變成持續的痛,
痛點在右上腹,且常合併明顯的壓痛。


胰臟發炎或胰臟癌:胰臟炎常見於膽結石患者,
而三酸甘油脂高的患者血液濃稠,胰臟分泌的消化液不容易流到小腸內,
引起胰液逆流,也會導致胰臟發炎。胰臟炎引起的腹痛通常是慢慢加劇,
容易誤以為胃痛。


胰臟癌也會引起類似胃痛的症狀,尤其長在胰臟體部或尾部的癌症,
常引起胃部甚至背痛,很多人以為是骨刺,等到病況加劇,才發現大事不妙。


肝癌末期:除了表面的包膜,肝臟並沒有痛覺神經,
因此肝癌通常不會痛,除非肝癌很大或末期,包膜被撐開,
才會疼痛;或肝癌雖不大,但長在表面,也會在早期就會有胃痛的感覺。
痛點通常在上腹部,持續性的痛。在台灣,
另一項常見的腹痛原因是肝癌破裂出血,
多痛在右上腹部或右胸下部,有些人會痛到倒伏在地。


2.下腹痛:肚臍以下的疼痛

盲腸炎:盲腸炎在初期可能會感覺上腹或胃痛,
後來轉到右下腹,即盲腸所在的位置。此外,
會輕微發燒,白血球也會升高,通常診斷不難,但老人家常常不容易診斷。


子宮外孕破裂出血:女性突然下腹痛,大冒冷汗,甚至昏厥過去。
嚴重的子宮外孕破裂出血症狀常發生於輸卵管粘黏的病人。


膀胱或結石發炎:結石卡在尿道口,會引起膀胱處劇烈疼痛,
小便時會有尿道疼痛感,甚至血尿的現象,而如果是膀胱遭到細菌感染,
也會有同樣部位的疼痛,但疼痛感較輕微,通常伴有小便灼熱感,
做尿液檢查可見白血球升高。


生理痛:女性生理期間會有程度不一的下腹痛,是正常的現象,
但若疼痛厲害或兼有下體出血或其他症狀就要趕快就醫。


3.腰部疼痛:兩側腰部處的疼痛
腎結石:腎結石掉下來卡在輸尿管,引起劇痛。
通常在兩側腰部,有時會向下輻射到膀胱處,有時會發現排尿有血,
這種痛也是一種絞痛,非常厲害,通常要打針後才能緩解。


4.無特定部位的疼痛
大腸癌:大腸癌引起排便習慣改變,甚至出現血便、脹氣,
嚴重的還會導致腸阻塞,病人常會感到腹痛,
但痛的部位不明確,常常延誤診斷。


腸阻塞:做過腹腔手術的病人常會發生腸子黏連,引起腸阻塞,
而導致腹痛,痛的部位不定,通常是一陣陣絞痛,
脹氣厲害,打嗝或排氣後就會改善。


----------------------------------------------------------------------

從月經看女性的體質

型一:血液循環不良型
在生理期前會覺得肚子脹脹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會便秘。
經血顏色為暗沉的紅色,感覺黏稠,有時會有像豬肝色般血塊流出。
經血量多,第一天比較少,但是第二與第三天起突然變多。
生理期會達七天以上。因為血液循環不佳,所以經痛時會痛到無法忍受,
有時痛得無法起床走路,只能完全依賴止痛藥。如果每次都這樣的話,
有罹患了子宮內膜症或是子宮肌肉腫瘤的可能。

! *改善小秘方
血液循環不佳的人要多活動身體,要是工作累了,就伸展一下身體或是來回走動一下。
要小心別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多吃溫性的食物。
最好不要使用衛生綿條,這樣只會讓血液循環更差,
使用衛生綿最好,而且要勤換衛生綿。最好多吃黑色、紅色、紫色
生菜是冷的,蔬菜最好都是加熱處理。避免長時間坐著,要多走路,
讓骨盤的血液循環好些。可以喝些薑黃茶,或是中藥的玫瑰花、紅花、山楂子。


型二:怕冷型
一到生理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覺,經痛嚴重, 一受寒會更嚴重,
但是保暖會覺得舒服一點。生理期通常都遲來,經期常會持續七天以上,
經血顏色是暗黑色的紅色,回夾雜像豬肝色般的血塊流出。
特別怕冷,併發虛弱型症狀的機率很高。

*改善小秘方
要做好保暖功夫,尤其是下半身,可以穿厚內衣或厚襪。
至於腰部以下,不要穿裙子,改穿長褲,因為要是下半身受涼,經痛會更嚴重。
建議吃辣椒或紅蔥類溫性食物。生理期間若是覺得冷,可以試拋棄式暖包,
分別敷在肚臍下方、臀部分割線上方或腳底。
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腳來驅寒氣。建議可喝薑母茶與肉桂茶,或是中藥的乾薑與肉桂。


型三:壓力過剩型
一到生理期前就會出現精神不安定現象,情緒變得很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
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不停地重複著,老是放屁或打嗝,會亂長痘痘,不是便祕就是拉肚子。
每個月的經痛症狀不同,會隨當時的身體狀況改變,
在經期前會腹脹或腹痛,但是月經一來這些症狀會消失。
經血是一般的紅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時會提早,有時遲來。

*改善小秘方
平常就要學習控制情緒,可以利用芳香療法來放鬆及運用呼吸法來鎮靜精神。
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生理期可聽聽音樂或喝喝藥草茶來安撫情緒。
多吃橘子或喝茶,平常房裡可以放些綠色植物,佈置一個舒適的環境。
起床後可以做些簡單的伸展操,如果有時間可以去散散步,在公園中伸大口呼吸。
建議喝茉莉花茶與薄荷茶,中藥可試薄荷與陳皮。


型四:貧血型
容易頭暈,一站起來就眼冒金星,皮膚摸起來粗粗乾乾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
生理痛雖然沒有痛到受不了的情況,但會覺得腹部不舒服,
還會腰酸背痛以及併發各種不適的症狀,而這這症狀可能會持續許久。
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像水一樣很稀,經期很短,約三到四天,
或是以前是五到七天,但是期間越來越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經常會拖到四十天以上。
生理期快結束的那幾天會特別疲勞無力,即使生理期已經結束了, 還是覺得全身無力。

*改善小秘方
平常不要用眼或用腦過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飲食生活要注意補血。
每晚十二點以前睡覺,睡足八個小時,第二天也不要賴床。
若是睡不著可以喝杯熱牛奶。可以吃動物肝臟或深色食物。
工作一小時就休息十分鐘,到了傍晚反應會變遲鈍,重要的事最好在三點以前做好
不要泡很熱的熱水或是泡太久。建議喝棗子茶或枸杞茶,中藥可試當歸與龍眼


型五:虛弱型
一到生理期前,腳就會浮腫,腫到連鞋子都穿不下,不是生理期卻出現不正常出血,
容易疲勞,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慾,容易感冒或拉肚子。
幾乎是不會有經痛現象,但是併發血液循環不良症的話,經痛就會非常嚴重。
經血是淺紅色,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呈兩極化,有時會流出大量的粉紅色經血。
經期通常是四到五天,周期會越來越短,若是併發貧血症,月經就容易遲來。
這與貧血症一樣,經痛情形不嚴重,只是平常就覺得精力不夠,很容易疲倦,沒什麼體力。
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改善小秘方
三餐不能少,多攝取好消化、營養均衡的食物,像是五穀類與豆類。
早餐一定要吃,因為腸胃比較不好,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
為了要有足夠的體力,一定要睡足八個小時,
平常睡足八個小時,但是生理期最好多睡個一到二小時。
虛弱型的人不適合做激烈運動,若是想運動,最好選晚餐後, 散步走路是最好的。
建議喝杜仲茶與高麗蔘茶。中藥可試蓮子肉與黃耆

善用小撇步改善經前症候群!

「只要看到我大吃,就知道我的月經快來了。」
「我的朋友每個月的某幾天總要忍受我的歇斯底里。」
妳是否經常出現這樣的告白? 擔心月經快來時,情緒還有身體上的變化呢?

萬芳醫院林德熙醫師表示,「女人其實是上帝最精緻的設計」。
女人身體中有著微妙的內分泌系統,這個系統透過月經週期的表現,
掌管我們的心理與生理,除了能夠孕育生命外,我們的喜怒哀樂也會
受到內分泌的循環而受到影響。每個女人在一生中,多多少少會在月經來臨前的那幾天,
經歷焦慮、易怒、情緒低落,疲倦、好睡、脹氣、便秘、拉肚子
或是食慾大增、身體水腫、長青春痘等現象,這些狀況都是經前症候群的表現。
如果程度不致於影響生活作息,則不需擔憂,但如果狀況已經造成了心理或生理的壓力,
甚至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表現、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則應該要進一步尋求醫師協助。

林醫師說明,經前症候群發生的原因與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有關,
想要降低經前症候群的狀況,可以在月經週期來的前一週,藉由下列幾種方式幫助自己:

一、 清淡飲食:降低鹽份及避免太甜、太鹹或刺激食物的攝取
二、 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及過度疲勞。
三、 運動舒壓:每天養成運動的習慣有助於壓力的釋放
四、 補充維他命B群及鈣質:穩定情緒及生理機能
五、 如果症狀更嚴重而未能改善時,也可以請教婦產科醫師,
使用荷爾蒙的治療,或選擇適當的避孕藥來降低荷爾蒙的變化,
來改善症狀,而更嚴重的情緒性症狀,則可考慮跟精神科醫師見面。

林醫師表示,低劑量的口服避孕藥能用來調節經前症候群,降低荷爾蒙變化。
有些新型的低劑量避孕藥含有可抑制水分滯留、降低皮脂腺分泌的成分,
除了能實際改善經前水腫及皮膚狀況外,對於情緒穩定也有一定的作用
對於經前不適症改善更明顯。但避孕藥為處方用藥,使用前應先經過醫師諮詢及診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前症候群 經前不悅症
    全站熱搜

    洪家心肝寶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